一年一度的滑雪季又来了,朋友圈里“雪花”的数量开始蹭蹭上涨!
滑雪这项既快又刺激的活儿,起初可是小圈子里的玩意儿,却一跃而成了中产阶层冬天里最in的休闲活动!
自从2022年冬奥会办得火热,咱们国内的中产阶级纷纷变身滑雪达人,激情四溢!
2025年,冰雪生意有望搞出万亿的大买卖,小众的运动竟然吸引了大家的喜爱,这股热情能撑多久啊?
有人说,“滑雪热”就像冬天的雪花,来得快去得也快,根本没法撑多久。
结果发现,上个雪季的滑雪人数居然比冬奥那年的还多!
根据《2023-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》透露,上个雪季的数字可真吓人,滑雪场的人次蹭蹭涨到了2308万,比去年多了16.3%,光是滑雪的游客就有1280万,比上一年也增加了14.49%!
全国的滑雪场开到935个了,新上了30个小雪场,能正常营业的有719个!滑得飞起啊!
官方的算计显示,到2024年,我国的冰雪产业会撑起9700亿的大伞,2025年就能欢跃进万亿俱乐部啦!
冰雪产业的火热发展,得多亏那些在雪地里欢快滑行的滑雪爱好者们!
博主@爱滑雪的橙子表示,每次从雪场回来,心里就像灌了蜜一样甜,满是说不清的激动和对下次的盼望!
滑雪时就像在空中飘,脑袋里乐得飞起,幸福的感觉让人根本停不下来,简直就是心情的灵丹妙药!
滑雪这玩意儿真是太爽了,脑袋瓜子里一遍又一遍地回放这种快感,结果它就开始催着我再去滑,慢慢的就上瘾了!
就跟打怪一样,滑雪的速度从慢吞吞的10迈变成飞快的40迈,坡也是从小山坡升到大斜坡,每次突破自我是个新的考验,而成功时那种爽歪歪的感觉真是让人忍不住想天天去雪地里滚!
前面那两样东西让人上瘾,但滑雪还能交朋友,这可是让人根本停不下来的哟!
一样的嗜好能让人之间的关系更亲密,变成滑雪伙伴,相互加油,一起飞速进步!
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,肯定能讲出不少新鲜事儿来!
这项让人上瘾的运动,搞得滑雪爱好者们不惜千里迢迢,直奔雪山去!
从10月20号新疆可可托海雪场开张以来,短短十天就迎来了3000个热闹的人,简直跟过年一样!
11月过后,每天来玩的人数突破了2000,里面90%都是外地来的!
从11月9号到14号,北大湖滑雪度假区试营业时可是热闹得不行,度假区的“住+滑”套餐预售的钱数已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了,简直旺得发光啊!
雪场里热闹得像过年,但大多数滑雪的人都是刚入门的菜鸟,回头客那是屈指可数!
上个滑雪年,有1280万人来滑雪,总共滑了2308万次,人均才溜了1.8次,2020-2021年的巅峰期可是一人溜了1.91次呢!
滑雪的有钱人是不是手头紧了?
这事儿得从滑雪这项运动本身的“高大上”气质聊起。
国内大多数的滑雪场都是靠机器造雪的,花钱不少,而那些户外的雪场一般都藏得挺远,往往在偏僻的山里或者郊区,人迹罕至。
国内只有29个地方符合度假滑雪场的标准,滑一次雪的票价和住的地方、交通费都贵得让人心疼!
其他的手套、头盔和雪镜,价格就像个过山车,从几十块到几千块不等,全看你买的心情!
咱好不容易跑到滑雪场,身上那一套滑雪装备必不可少啊,毕竟滑雪圈子里也是有高低贵贱的嘛!
没人想把自己的脚窝在那些被踩得稀烂的雪靴里,更不想让自己的灵魂蜷缩在别人那件用过的棉袄里!
玩个摆拍可得弄得有声有色,仔细一算,装备的钱还真是滑雪的第二大开销呢!
如果不想在雪场上当“鱼雷”,伤人又伤己,请个教练总要吧
教练课时费便宜的三五百,贵的上千,从零基础到入门,这笔费用也不少
还有一句大家公认的笑话:滑雪到最后,直接变成了去骨科的专车。
有个研究者搞了个统计,结果滑雪的人里头超过一半的人都是因为摔了一跤而受伤的!
其中骨折人数占50%,14.82%的人扭伤,9.72%的人脑震荡
刚上雪板的小白比那些滑得飞起的老手们更容易摔倒,听说有六成的雪崩事故都是发生在还没玩够20天的新手身上!
看了这些滑雪的“高档”特点,新手们基本上都是试试就溜掉,一滑就被劝退。
滑雪的人回头率不高,大家对滑雪的热情简直没法挡,滑雪场上新手们像潮水一样涌现。
滑雪场的教练都忙得不可开交,人人都想搭上滑雪教练这趟快车。
有个滑雪的朋友抱怨,教练就像个抽奖箱,永远不知道能拿到啥!
你根本搞不清楚你那教练到底是个老江湖,还是培训班速成的,还可能连职业证都没见过呢!
教练一来一大堆,市场瞬间就像灌了太多水,根本装不下!
雪友咯噔咯噔地说:之前喊了三亿人去玩冰雪,发现雪场上已经变成三亿个滑雪师傅啦!
香火旺盛,滑雪场里开始热闹得像过年一样!
有个滑雪的朋友刚到雪场,就被强行拉去找教练买课;有家长辛辛苦苦花了3小时的教练费,结果实际教学只得一小时多一点;还有人请了2小时的私教,结束后还被催着给小费……真是让人哭笑不得!
不仅这样,滑雪场跟滑雪的小伙伴们矛盾多得像那堆雪一样!
有个老爷们儿在北方的滑雪场,想教他媳妇滑雪,本来就是夫妻俩闲扯,而偏偏被一帮教练给包围了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!
教练们死活不让亲戚之间传授滑雪技术,硬是要请专业的雪场教练,还逼着滑雪的人多掏钱租场地,还得签个免责条款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!
正好,博主@GT和小伙伴在滑雪场滑雪,随口说了句“你这转弯转得像开车似的”,结果被俩工作人员给拦住了。
滑雪场有自己的运营策略,这没啥问题,可是如果借着规则的幌子强迫大家消费,那就显得有点不讲究了。
滑雪场要发展得越来越好,还得爱护自己的名声,靠拉人来消费的花招,最终也只会摔个大跟头!
运动圈的经济瞧瞧!这万亿冰雪市场正在热身,这个冬天咋才能让雪球越滚越大呢?
行业瞅一瞅。
图数室:每年花五位数,滑雪到底有多贵啊?
河北的雪上运动玩得真火!《2024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》里说,咱们滑雪的人数达到了2308万,度假滑雪的趋势还猛增了52%呢!
#搜索话题1月创作挑战赛#
